医院动态

医院动态

: 首页 -> 医院动态 -> 正文

心跳同步+猝死拦截

——“青心”蔡尚郎团队为心衰患者装上双保险


时间:2025-09-27     点击:

2025年9月25日,青岛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中,一位饱受心力衰竭折磨的老人,迎来了重获“心”生的希望。由蔡尚郎教授主刀,带领心衰及介入团队成功为其实施CRT-D(心脏再同步化除颤器)置入术。该技术可以改善心功能、预防恶性心律失常导致的猝死、减少再住院率、提高生活质量。此次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院心衰及介入中心在心衰器械治疗领域迈向新高度。

患者为65性,因“发作性胸闷4年,加重半月”入院。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射血分数减低型),NYHA心功能分级III,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高血压病2级(很高危),2型糖尿病,胸腔积液。

该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虽经规范药物治疗,但LVEF进行性下降,存在猝死高风险,符合心脏再同步治疗(CRT-D)ⅠA类适应证心衰及介入中心团队讨论,决定为其行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置入术,以改善心功能、预防恶性心律失常导致的猝死减少再住院率、提高生活质量

蔡尚郎教授主刀,带领“青心”心衰及介入团队为患者实施手术,手术仅用时80分钟,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并发症发生。

术后患者状态良好,CRT-D双心室起搏正常,心电图QRS波群宽度从术前的195ms缩短到169ms。

本例患者为典型的终末期心力衰竭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为猝死高危人群,CRT-D置入术通过双心室同步起搏纠正心脏电活动不同步,改善心室收缩功能,同时具备除颤功能,可有效预防恶性心律失常所致猝死。研究显示,接受CRT-D治疗的心衰患者5年生存率较单纯药物治疗提高42%,再住院率下降60%,生活质量提升。

CRT-D的手术核心技术难点远高于普通起搏器,手术时间也更长,对术者的技术和团队配合要求更高。本例手术的成功实施,体现了我院心衰及介入中心在复杂心力衰竭患者综合管理及介入治疗方面的技术能力,也为同类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临床参考。后续需继续加强患者长期随访管理,优化药物治疗方案,确保CRT-D持续稳定工作,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图片

青岛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在终末期心力衰竭器械治疗领域走在全国先进行列,此次CRT-D手术的开展进一步巩固了我院作为区域心衰诊疗中心的地位。

供稿:张超

审核:姜少燕 胡龙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