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岛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介入团队顺利完成我院首例房颤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该手术具有损伤小、安全性高的特点,术中患者心电监护恢复窦性心律,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医院的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再上新台阶。
心内一科李天东教授介绍:该病例为一50岁中年女性,曾于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突发失语,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脑卒中,给予溶栓联合康复治疗后症状渐缓解,行动态心电图发现存在阵发性房颤,考虑其卒中是房颤产生的血栓栓子脱落至脑动脉造成的脑栓塞。其口服抗凝药有出血倾向,患者不接受长期应用,经详细评估并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为其实施房颤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
心内一科郭琳琳主任介绍:心房颤动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心脏病患者、多年的高血压患者及老年人高发,其主要危害是引起脑卒中和诱发心力衰竭。房颤时,杂乱无章的心脏电活动导致不稳定的心律快、心悸、气促等,心房失去有效收缩,血液在心房内淤滞,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随访研究统计,房颤患者5年卒中发生率超过20%,是普通人的5倍,其中90%以上的血栓源于左心耳。以往治疗重点是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应用药物抗凝治疗。常用的抗凝血药物全范围窄,需要反复监测凝血指标,出血并发症的几率高,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主刀医生路军教授介绍:经皮左心耳封堵技术是通过微创手段,将一个伞状封堵器置入患者左心耳,网状膜可阻挡血流进入,从而达到预防血栓形成的目的,尤其适用于长期抗凝禁忌征患者及不愿长期口服抗凝药物的患者。WATCHMAN FLX封堵器是首款可以完全重新回收、重新定位、重新展开以实现精准定位的LAAC装置。本次术中首次应用WATCHMAN FLX封堵器,进退自如,增加了手术安全性。
于海初院长指出:近年来,经皮左心耳封堵术作为预防心房颤动患者卒中的一项新技术,在心脏电生理临床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并被证实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该项技术的成功开展,丰富了我院介入中心技术储备,拓展了严重心律失常治疗手段,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新选择。
青岛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介入中心由名誉院长蔡尚郎教授、院长于海初教授、副院长褚现明教授领衔,介入团队技术力量雄厚,致力于打造“精品介入品牌”,常规开展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支架植入术、急诊血栓抽吸术、CTO病变、左主干及分叉病变、高钙化迂曲病变等复杂病变介入手术治疗,患者年龄跨度21岁至91岁高龄。强调以“患者获益为中心”的“个体化、最优化”治疗,结合国际最新理念,倡导“介入无植入物”,省内率先、逐步规范开展了可降解支架(BRS)、药物球囊(DCB)、无导线起搏器、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心脏再同步除颤器植入术(CRT-D)、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心脏收缩力调节器(CCM)等介入手术新技术。